欢迎您访问贵州共青团门户网站 !
凯里:一次“全民战疫”的志愿服务探索
发布时间:2020-03-25 14:31 来源:团凯里市委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月底以来,凯里市大力推进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由市防控领导小组印发了《凯里市“志愿凯里,全民战‘疫’”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团市委统筹推进,各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推进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累计有2200名市民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来,成为疫情防控工作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但疫情防控不是一项常规工作,而是一场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其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且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快速广泛发动群众有序有效参与到这样一场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志愿服务中来?凯里市紧扣需求、立足实际、创新思路,进行了有效探索。

“双线”招募,让参加服务变得更简单

怎么让市民热心关注的“势能”最大程度转化为志愿服务的“动能”?凯里市通过线上、线下“双线”招募,实现“端口前移”和“线上匹配”,让市民能够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岗位。

“我可以在这里报名参加志愿者吗?”返乡大学生陈秋吟拧着行李箱从外地回来还没到家,看到小区门口的志愿服务站就直接报了名。通过小区防控点与志愿服务站的功能整合,凯里市在城区设立了521个小区志愿服务站,既是服务岗位,也是报名点,实现报名端口“前移”,许多市民和陈秋吟一样,在自家小区门口就报上了名。

同时,志愿者微信群也很热闹。“我家住在洪森花园小区,请问这附近需要志愿者吗?”在志愿者微信群,类似的提问会迅速得到回应,团市委管理员和各镇街招募负责人会迅速给出符合服务意向的岗位。群内还会动态发布全市志愿服务急需岗位信息清单,市民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自助点单”,让参加防控服务变得“触手可及”。通过3个全市防控志愿者微信群和各社区、村寨志愿者微信群,实现了志愿者和岗位在线上快速匹配。

考虑到活动期间志愿者会有一定的流动退出,招募工作始终持续进行,达到志愿者退出和进入的动态平衡,保障志愿服务队伍的相对稳定。

有机融入,让服务效能“最大化”

凯里市在前期全市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中,就把志愿服务统筹进防控工作的顶层设计,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立足志愿者所能,让志愿服务在防控工作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在实施的6大服务项目中,既有社区摸排宣传、小区院落值守、农村卡点检测这样的“常规项目”,志愿者和干部一起加入到人员排查、体温测量、防控值守等工作中,成为社区和农村防控工作的一支力量;同时,也有大数据信息调查、集中隔离观察点后勤、公益物资调配这样更加深入和专业化的岗位。

在凯里市公安局防控指挥部,13名志愿者组成大数据信息调查突击队经过培训后专门负责对大数据排查出的重点信息进行电话调查核对。“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发到我们指挥部的数据就有几万条,光靠我们自己来做的话很难做得过来,非常感谢志愿者支持我们的工作”,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吴妍介绍说。这项工作任务量大、工作时间不固定,志愿者们既要按时到公安局坐班,又要24小时待命,一有任务就要迅速分解完成,以便这些数据能够迅速派上用场。为迅速完成好任务,志愿者们用声音与时间赛跑,经常加班到半夜一两点,平均每天调查几千个电话。

在凯里市集中隔离观察点,一群特殊的志愿者参与到隔离观察点后勤服务中来,他们是5名湖北旅客,在这里解除隔离后,他们选择留下来做一名凯里志愿者,主要负责每天两次的隔离人员生活物资采购和一日三餐的配餐,同时还发挥“乡情”优势,对被隔离的湖北老乡进行心理疏导,有效促进了隔离工作的开展。

同时,志愿者在服务中从普通市民和防控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出发,为基层防控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又以另一种形式促进了防控工作的不断完善。

规范管理,让志愿者来之能“战”

疫情防控是一场严峻斗争,志愿者必须来之能战。为提升志愿者战斗力,凯里市采取了一系列规范管理措施。上岗前,志愿者需要通过签订协议、就地培训、领取保险、网上注册、纳入排班5项流程才能正式上岗服务。服务中,志愿者需要遵守志愿者考勤制度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须知》,提升服务质量。服务结束后,按要求完成任务、达到一定服务时长的,方可获得凯里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证书。

为避免志愿者聚集和大范围流动,培训采取就地分散形式进行,团市委统一制定服务协议、上岗须知,同时利用微信群随时解答志愿者的问题。志愿者的岗位安排按照就近原则,倡导志愿者为自己家所在的小区、村寨守平安。

为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此次活动还培养了一批志愿者骨干。“石哥,我们这口罩用完了,需要领两个!”“好的,马上送来!”在振华社区,负责社区12名志愿者日常管理调度和物资发放的,不是社区工作人员而是一名志愿者石齐林,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石哥。石哥是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核心骨干,除了做好本岗位服务外,还承担起社区所有志愿者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其他志愿者提供帮助和服务。

疫情逐渐退去,而此次规模浩大、影响广泛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成为凯里市运用志愿服务思维推动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应对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一次志愿精神的广泛传播、一次城市潜力的充分挖掘、一次凝聚人心的生动实践,必将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留给我们的另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禹荣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贵州省委员会 黔ICP备17002090号-1

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山林路2号新群团大楼

E-mail:xcb6681083@163.com

省级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51-12345

"青年大学习"数据云平台

联系电话:0851-8551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