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贵州共青团门户网站 !
团赤水市委探索“五航搭桥”扎实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
发布时间:2020-04-15 15:37 来源:团赤水市委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自“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实施以来,共青团赤水市委立足自身实际,紧扣《贵州省工青妇组织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方案》要求,聚焦青少年所急、党政所需、共青团所能,探索“五航搭桥”工作模式,积极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有力、有序、有效保障工程各项任务落实。

一、推进“青春导航”行动,搭建思想引领“感恩桥”

紧扣“加强政策理论宣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政治培养吸纳、选树典型弘扬新风”总体要求,聚焦党的政策理论、党史国史、红色文化等内容,线上抓好“青年大学习”专题学习,创新推出“青言习语”学习教育活动;积极选树安置点“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等青少年先进典型,开辟“以榜样为镜”专栏进行专题报道,让青少年学有榜样、做有标准。线下充分利用“5.4青年节”“10.1国庆节”“10.13建队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主题团队活动和专题宣讲,不断夯实安置点团建、队建工作,切实引领安置点青少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有效搭起思想引领“感恩桥”,推动了“奋进之家”建设。

二、推进“青春领航”行动,搭建创业就业“致富桥”

紧扣“加强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引导扶持创业、培育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切实履行服务青年职能,依托“多彩贵州·创在乡土”“青创十万+”“青扶贷”等平台项目,为安置点创业青年和团队提供创业和金融服务。及时宣传推广就业岗位招聘信息,携手华图、中公等机构开展“志智双扶·公益助考”公益培训,积极为安置点青年提供就业、实习、见习帮助。持续开展贫困劳动力和待业青年就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三送”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年创新创业带头致富,抓实抓好安置点新时代春晖社创建工作,有效搭起创业就业“致富桥”,推动了“幸福之家”建设。

三、推进“青春助航”行动,搭建排忧解难“连心桥”

紧扣“困难帮扶、助学圆梦、健康助力、爱心陪伴”总体要求,持续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助贫助困助学,充分发挥“圆梦大学”“香港·赤水之友”、爱心结对帮扶等助学项目作用,助力安置点青少年顺利完成学业;大力争取“爱心书屋”、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帮扶捐赠等资源更多地落到安置点。扎实推进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常态化开展好陪伴行动,丰富青少年兴趣爱好培养。探索开展“为了明天·青春美育益起来”活动,持续推动“情满赤水·七彩假期”大学生支教活动向安置点倾斜,将社会各界的关爱递进青少年心里,把安置点青少年培养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品德”的“四有青少年”,有效搭起排忧解难“连心桥”,推动了“温暖之家”建设。

四、推进“青春护航”行动,搭建权益维护“平安桥”

紧扣“开展法制宣传、调解矛盾纠纷、疏解群众情绪、参与社区治理”总体要求,围绕青少年权益保护重难点,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围绕“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以“为了明天·青春心悦益起来”“模拟法庭”、法治精神进安置点等活动为载体,多种形式推进法治教育、社区治理、心理辅导和自护教育等宣传,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依托“服务中心”阵地,探索8小时外服务青少年机制,定期开展心理疏导、纠纷调解、邻里守望等活动,让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有效搭起权益维护“平安桥”,推动了“和谐之家”建设。

五、推进“青春启航”行动,搭建意识培养“融合桥”

紧扣“推动移风易俗、提升文化素质、开展文体活动、重视家教家风”总体要求,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组建“新市民·追梦桥”青年志愿服务队,不断丰富“情满赤水+”公益志愿服务品牌,打造“亲青逐梦”“扮靓竹乡”“易地同城情·丹青逐梦行”等品牌项目,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志愿服务文明新风,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社会氛围,增强安置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选树一批文明之家,引领青少年共铸社区文明、守护精神家园,有效搭起市民意识培养“融合桥”,推动了“文明之家”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贵州省委员会 黔ICP备17002090号-1

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山林路2号新群团大楼

E-mail:xcb6681083@163.com

省级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51-12345

"青年大学习"数据云平台

联系电话:0851-85511706